德州扑克5个“理论有效,实战拉胯”的solver策略
如果你花时间用solver(扑克解算器)学习过,你就会知道它们有多强大。这些工具可以分解任何一手牌,告诉你根据你的范围该怎么打,并准确地指出你错在哪里。
但事实是:solver活在一个不存在的世界里。它们假设双方都是完美的玩家,并且对彼此的策略了如指掌。而你玩的那些朋友局、线上低级别甚至免费游戏,可不是这样的。

因此,虽然solver对于学习概念非常有帮助,但它们的一些建议在你每天玩的牌局中,实际上可能会让你输。
这正是今天要讨论的内容——5个理论上可行、但在实战中容易失效的solver策略。下面,我们将逐一分解,并告诉你应该怎么做。
Solver策略1:在大盲位用“极化范围”3bet
这个策略在对抗那些不爱对3bet弃牌的玩家时,基本没用。
Solver的建议:
Solver喜欢在大盲位用两极化的范围进行3bet。这意味着他们的3bet范围里,既包括所有最好的牌(如AA、KK、AK、AQ),也包括一些较弱的牌(如A7o这样的杂色Ax、Q6s、K3s、85s等等同花垃圾牌)。
而许多较强的中等牌(如QJs、KJs、KQo以及AJs到A5s之间的同花Ax)在面对按钮位开池时,反而只是跟注。
为什么理论上可行:
这种方法能让大盲位用弱牌最大化弃牌赢率(fold equity),迫使对手用最强牌来回应,同时仍然保持一个强大的平跟范围来玩翻后。
为什么实战中会失败:
这的确是一个绝妙的策略,但它依赖于对手的一件事:他们必须以适当的频率弃牌。如果对手弃牌不足,那么像A7o或96s这样的牌在翻后就会陷入大麻烦,因为跟注他们的对手拿着的可是ATo、T9o或QJo。
修正方法很简单。
与其在翻前两极化你的范围,不如将其“压缩”,开始用更多那些你通常会用来平跟的强牌去3bet。
例如:KJs和KQo完全可以作为纯粹的3bet牌,它们在面对有位置玩家的跟注范围时,具有统治性的优势。
这样一来,你的翻前跟注范围会变弱一点,但通过把这些“强跟注牌”变成“强3bet牌”,你会赢更多。
核心要点:
Solver的极化3bet范围只对那些守纪律的对手有效。面对那些喜欢看翻牌的实战对手,这么打纯属浪费。收紧你的范围,专注于价值,让他们为每一次跟注付出代价。
Solver策略2:在翻前只玩“3bet或弃牌”
当牌局里有很多水平较弱的玩家时(尤其是当这些玩家在盲注位时),这个策略反而会降低收益。
Solver的建议:
在有位置时,翻前3bet有很多好处。你有可能直接拿下底池。你也可以建立更大的底池,并在翻后最后一个行动。总的来说,有位置3bet的好处远远大于翻前平跟。这策略很棒,没毛病。
为什么你应该偏离:
然而,在某些特定时候,你绝对应该在你的策略里加入“平跟”。最主要的原因是,通过平跟一个开池,并引诱盲注位的弱玩家也跟着跟注,你可以赢更多。
面对一个来自CO位的常规玩家开池,你在按钮位拿着K♦T♦(甚至JJ),你可以选择3bet,把盲注位的娱乐玩家都打跑……或者,你也可以只是跟注,让他们一起进来玩。
当你让那个弱玩家入池时,你经常能赢得更多。
Solver在哪方面是对的:
当然,也有例外。例如,用AA和KK时,你通过3bet并在翻前打光所能赢得的平均收益,远远超过了让娱乐玩家溜进来所能带来的好处。
但是,对于大部分你(根据GTO)会下意识3bet的牌,你都应该先往左边看一眼,看看是不是有娱乐玩家正“手痒”想入池,如果是,那就选择平跟,这样EV更高。
核心要点:
“3bet或弃牌”策略在solver的世界里是完美的。但在那些没人会轻易挤压的、松弱的牌局中,这么打等于把大把的筹码留在了桌上。别害怕,大胆地跟注,在有位置时和弱鸡盲注们一起进底池吧。

Solver策略3:在特定翻牌面用AA和KK随后过牌
如果你的对手在转牌圈不会主动替你下注,这个策略完全没用。
Solver的建议:
Solver经常会在一些低张的连接性牌面上,用AA和KK这样的超对来随后过牌。比如8♣7♦5♠、6♠5♦4♥或9♣4♦2♠这样的牌面。
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他们的过牌范围,并在那些“没位置玩家范围里有很多强牌”的牌面上控制底池。毕竟,对手(作为翻前跟注者)的范围里有很多顺子、暗三条和两对,而你(作为翻前加注者)只有最好的对子。
在那些连接性强的牌面上,对手范围里有那么多强牌,过牌是说得通的。因为后续的发牌很可能会让你的超对很难受,在翻牌圈就做大底池并不符合你的最佳利益。至少在转牌出来之前,把底池控制在中小规模是合理的。
但是,在像9♣4♦2♠这样的干燥牌面上,如果你面对的是大多数真实玩家,这种打法纯粹是自缚手脚,是在阻碍你最大化EV。
为什么实战中会失败:
当你在那些干燥牌面上随后过牌时,你是在指望对手会在转牌和河牌圈主动领打,并且他们的领打范围里充满了诈唬和薄价值下注。
然而,如果你的对手并不会用一个宽范围激进地下注,那你这么玩,最终赢到的远不如你自己主动下注来得多。
如何攻击那些从不用超对过牌的对手:
这事还有另一面:如果你的对手从来不用AA或KK这样的强牌随后过牌,那就等于给你开了绿灯,让你去疯狂攻击他们的“过牌范围”。
他们的过牌范围被封顶在像J♥9♦(顶对)这样的牌力上了,如果他们不用超对过牌,那他们很可能也不会用最好的顶对过牌。
当你对手的范围明显被封顶时,就是你开始频繁下注、下重注的时候了,因为他们的范围根本扛不住这种火力。
所以,不要在这些牌面上通过过牌来降低你超对的EV,因为很可能,在座的玩家里,你是唯一一个能利用这种“信息差”的人。
核心要点:
Solver那种用超对控制底池的打法,在对抗“会思考的对手”时很管用。但对抗那些被动的、攻击性弱、很少在转牌诈唬的玩家时,这只会让你损失价值。用你的怪兽牌下注,立刻兑现你的赢率,让他们为看下一张牌付出代价。
Solver策略4:利用阻挡牌在河牌大诈唬
如果你的对手不喜欢在河牌弃牌,这个策略烂透了。
情景再现:
我们都遇到过这种情况,很可能也都犯过同样的错误:你对着一个娱乐玩家在翻牌和转牌都下注了,河牌发出了一张同花(完成了同花听牌),而你手里正好拿着那张同花的A阻挡牌。你(自信地)把筹码全推了进去,然后被对手的两对秒跟(他甚至连个同花阻挡牌都没有!)。
“这太离谱了,”你自言自语。“在平衡状态下,这明明是个弃牌点。”
调整方法:
当你对抗的是那些又弱又没经验的玩家时,你可以把“平衡”抛到脑后。当你的对手只是凭感觉在打他们自己的牌时,根本不存在什么“平衡”。
虽然在低级别牌局中,你仍然可以对很多类型的玩家进行大诈唬,但上面提到的这类玩家绝对不在其中。
对抗这些玩家,剥削的方法很明确:
如果你知道你的对手是个“跟注站”,那么你的打法变得极度不平衡是完全没问题的。
在河牌的大底池里减少(或完全停止)诈唬,扩大你的价值下注范围,然后用他们会支付的下注去猛攻。
把你的诈唬留到那些小底池里,在那些他们的范围很弱、且看起来兴致缺缺的地方再用。
如何最大化EV:
这并不意味着你只应该用超强牌下注。对抗跟注站,你可以用薄价值下注来施加足够的压力。不要停止下注,只要确保你用对了牌(并且不要再自欺欺人地以为,当同花完成时,那张方片A能帮你赢下底池)。
核心要点:
如果你的对手讨厌在河牌弃牌,就不要浪费脑细胞去构建什么完美的“阻挡牌诈唬”了。把那些招数留到更难的牌局里去用。对抗跟注站,抛弃平衡,扩大你的价值下注,然后等着收池。

Solver策略5:用超强牌在河牌打“阻止注”
如果你的对手根本不可能加注你,这个策略同样会浪费价值。
Solver的建议:
阻止注是solver教给我们的最有价值的概念之一。在河牌圈没位置时,你可以用30-33%底池的小额下注来给对手的范围施加压力。
你不再是只能用强牌打价值(然后任由有位置的对手用重注来决定底池大小),而是可以用较弱的价值牌(比如中对弱踢脚,甚至更弱的牌)来主动出击,自己掌控底池大小。
最终,你希望你的下注尺度能匹配你手牌想要的底池大小。这并不容易,尤其是在对抗高水平对手时,但这是solver夺回控制权并创造EV的方式。
为什么理论上可行:
为了保护这些价值较低且牌力较弱的牌型,solver会偶尔在其“阻止注”范围中加入一些超强的坚果牌。
毕竟,如果你的对手意识到,当你打阻止注时,你手里最好的牌也不过是“中对顶踢脚”,他们就会开始激进地加注,既可以诈唬也可以追求价值,让你难以应对。
所以,为了保护那些阻止注,并用最强的牌获取额外的EV,solver会用同样的尺度混入一些坚果牌组合。
为什么实战中会失败:
这在对抗强大且激进的玩家时是完美的策略。但它对那些不会激进攻击“阻止注”的弱玩家完全无效。对抗这些玩家,你必须用你的强牌自己打重注,才能榨干他们的全部价值。你不能指望他们会主动加注,所以这种时候你就该自己动手。
在这种情况下,对抗弱玩家还有一个好处:如果他们加注不够多,那他们通常就跟注太多了。
这意味着,即使用大尺度下注,你用来打价值的牌也可以比你想象的更弱。除了“超强牌”,可以把“还不错的牌”也加入重注范围。
不要浪费时间或EV去打什么阻止注,然后指望对手会替你下注。
核心要点:
Solver在河牌用强牌打“阻止注”的策略,只有在你的对手会正确地诈唬和加注时才有效。大多数玩家根本不会。当你手握坚果时,别忽悠自己去下小注。直接炸翻底池,让他们去犯个大错吧。





